各位同学:
永利集团88304官网第十四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已于2014年10月初正式启动。根据永利集团88304官网第十四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统一部署,现将光电系选拔工作通知如下:
一、参赛作品说明及要求
1、参赛对象:须为2015年7月以前正式注册的在校中国籍全日制本科生、研究生(硕士生、博士生)。
2、作品要求: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为2015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成果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;毕业设计(论文)和国家级以上竞赛获奖的作品不在申报之列。
3、作品类别:参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、哲学社会科学类(不含文学、历史两个学科)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、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。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。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、B两类: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、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;B类指投入较少,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、小制作。作品的学科类别为: 机械与控制、信息技术、数理、生命科学、能源化工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论文。
4、竞赛方式:竞赛分各学院(系)初赛、类别复赛和学校决赛三个层面组织开展。学校聘请相关专家评选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、实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,同时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展览、转让等活动。
二、总体进程安排
1、宣传、发动、申报阶段(2014年9月至11月下旬):各学院(系)在本学院(系)内开展竞赛宣讲活动,收集科技含量高、理论性强、应用前景好的学生科技学术成果进行立项申报。
2、学院(系)初赛阶段(2014年12月上旬):各学院(系)对参赛项目进行资格审查、初步评估和院内选拔,根据作品申报类别将优秀作品递交相应复赛承办单位。
3、各类别复赛阶段(2014年12月下旬):复赛承办单位根据各类别竞赛进程,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,选出各类别的优秀项目参加学校决赛。
4、学校决赛阶段(2015年3月中旬):学校组织专家开展决赛评审,确定特等奖和一、二等奖。组织参加浙江省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 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。
三、光电系选拔工作安排
光电系选拔工作时间从2014年10月上旬至2014年12月,具体工作进程如下:
阶 段 |
主要工作 |
截止时间 |
宣传发动阶段 |
光电系将举办竞赛宣讲活动,组织学生进行立项申报 |
2014年11月25日前 |
报名阶段 |
学生登录报名系统,填写报名信息,上传项目申报书 |
|
评审选拔阶段 |
光电系组织相应学科专家进行评审,完成作品选拔工作 |
2014年12月5日前 |
作品跟踪培育阶段 |
对优秀作品进行重点跟踪培育,在教师指导、实验室利用给予支持。 |
2014年12月15日前 |
作品提交阶段 |
上报《光电系作品汇总表》至相应复赛类别工作机构和学校组委会秘书处 |
四、注意事项
(一)鼓励对象
鼓励永利集团88304官网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(SRTP)、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(“新苗人才”计划)、永利集团88304官网“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实验计划”项目等优秀作品按照竞赛管理办法的要求参与竞赛。
(二)报名工作
参赛学生须登录求是青年网站(www.youth.zju.edu.cn)的“第十四届‘挑战杯’报名系统”进行立项申报;按照系统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和项目申请书,并导出填写好的《竞赛报名表》,电子版发送至cuixin@zju.edu.cn,纸质版交至教三317费老师处。
报名系统将于2014年11月25日24时关闭,参赛学生须在此前完成竞赛报名工作。
(三)立项选拔
光电系将在2014年12月5日前,组织专家进行申报项目的评审,选拔代表本单位学科水平的高质量作品参加所属学科类别复赛,不超过8件。
(四)公示评审结果
光电系将会把初赛评审结果在本系内予以一周时间的公示。单位和个人对公示项目存在疑问的,均可以书面、电话、来访等形式向光电系工作机构或学校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反映。单位反映问题的,须加盖公章;个人反映问题的,提倡署报本人真实姓名。所有反映的问题要实事求是,客观公正,对故意诬陷的,一经查实,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。
五、激励与奖励
(一)在永利集团88304官网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简称“校赛”)中获奖的作品由学校向作者颁发证书,特等奖和一、二、三等奖作品颁发相应的奖金。
(二)获校赛特等奖或国赛特等奖、一等奖的本科生可同时获永利集团88304官网学生研究与创新奖学金一等奖,获校赛一等奖或国赛二等奖的本科生可同时获永利集团88304官网学生研究与创新奖学金二等奖,并按规定给予综合素质测评记实和第二课堂加分。
(三)获校赛特等奖的本科生项目负责人(限一人)或获省赛特等奖并同时获校赛一等奖以上的项目负责人(限一人)或获国赛一等奖及以上的项目负责人(限一人)在符合基本条件的情况下,可获直接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。
(四)在校赛获奖的研究生,可优先参加研究生各类奖学金、荣誉称号的评选。获校赛特等奖以上的研究生(个人作品限项目负责人,集体作品限前二人)在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选时,视同发表一级学术刊物论文一篇;获校赛一等奖的研究生(个人作品限项目负责人,集体作品限前二人)在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选时,视同发表核心刊物论文一篇。
(五)在国赛中获特等奖、一等奖团队的指导教师将获得一定奖励,并折算教学工作量。
(六)竞赛以学院(系、学园)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,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,按位次分布。最高荣誉“挑战杯”为流动杯,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院(系、学园)。
(七)竞赛设6-8个校级优秀组织奖,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院(系、学园)。优秀组织奖给予一定的奖金。复赛承办单位将在组织经费、决赛名额等方面给予倾斜。
奖励政策最终以学校具体发文为准。
如有疑问,请联系光电系团委:
费老师 87951839
崔昕 15957181924
光电系团委
2014年10月23日